久久婷婷五夜综合色频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_久久99热国产这有精品_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

人民網
人民網>>貴州頻道>>貴州旅游

赤水河鹽運文化陳列館:鹽運流淌千年

2024年12月31日18:28 | 來源:人民網-貴州頻道
小字號

步入習水縣土城古鎮(zhèn),猶如開啟一場時光之旅。石板堆砌的小巷曲折幽深,沉淀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,擁有一個古樸的名字——鹽巴巷。

1、赤水河鹽運文化陳列館。習水融媒供圖

赤水河鹽運文化陳列館。習水融媒供圖

赤水河疏浚,從自貢沿瀘州、合江、赤水、元厚而來的鹽船,沿赤水河南進,到達土城碼頭。隨后部分食鹽轉入當?shù)亍胞}號”,其余食鹽經赤水河航道繼續(xù)南進,直到茅臺。此處巷道便是食鹽入號的必經之路,故當?shù)厝朔Q之為“鹽巴巷”。

2、館內雕塑——紅軍與土城百姓魚水情深。習水融媒供圖

館內雕塑——紅軍與土城百姓魚水情深。習水融媒供圖

位于鹽巴巷盡頭“土城鹽號”舊址的赤水河鹽運文化陳列館靜靜矗立,鹽韻華章、制鹽之慧、仁岸春秋、赤色鹽語、鹽味之外五大展陳內容匯聚著千余年的鹽運脈絡,圖文并茂、實物場景、人物雕塑在光影交錯間,仿佛低語輕訴鹽運的輝煌,古老的鹽運畫卷就此展開。

3、館內人物雕塑——運鹽。習水融媒供圖

館內人物雕塑——運鹽。習水融媒供圖

曾經,赤水河奔騰不息,一艘艘鹽船穿梭其上,號子聲回蕩山谷。從鹽的開采到運輸,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飽含先輩的智慧與艱辛。那些古樸的運鹽工具,斑駁的船槳、粗糙的背簍,承載著歲月重量,見證了鹽運之路的坎坷與興盛。沿岸碼頭則熱鬧非凡,鹽商云集,貿易往來成就了土城的繁榮盛景。不同地域文化在此交融碰撞,形成獨特的鹽運文化風貌。

4、館內圖文展陳。習水融媒供圖

館內圖文展陳。習水融媒供圖

過去,貴州不產鹽,老百姓吃的鹽主要來自四川。因路途遠,運輸難,食鹽成為貴州人民最稀缺的物品。

5、館內文物——鹽罐。習水融媒供圖

館內文物——鹽罐。習水融媒供圖

當時間的脈絡來到1935年,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抵達土城,在“土城鹽號”開倉分鹽,解決了當時軍民的用鹽之需。

6、館內展陳不同鹽類。習水融媒供圖

館內展陳不同鹽類。習水融媒供圖

歲月悠悠,赤水河鹽運文化陳列館經過時光浸潤,根植于這片熱土之上,等待著我們走進它,感受先輩們的堅韌與拼搏,傳承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。(任思宇、姚瑤)

(責編:李永馨、陳康清)
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
返回頂部